DelaneyCapital 解读|当券商们盯上加密货币交易

DelaneyCapital 解读|当券商们盯上加密货币交易

撰文:Delaney Capital Asia 投研团队

DelaneyCapital 解读|当券商们盯上加密货币交易

摘要

2018 年起家、以“零佣金炒股”闻名的 Robinhood,把“像买特斯拉一样买比特币”的体验带给了大众,结果在 2024 Q4 加密交易收入同比飙升 733% 至 3.58 亿美元(占净营收 35%+),2025 Q1 仍贡献 2.52 亿美元(占 27%+)——加密从“边角料”变成增长引擎。

2025 年以来,传统金融不再围观:Schwab 准备上线 BTC/ETH 现货(内部口径指向 2026 落地、期货先行)、Morgan Stanley 规划在 E*Trade 开放加密交易、JPMorgan 打通“银行到钱包”的直连能力、渣打银行 已在英国为机构开通 BTC/ETH 现货交易。这批“掌管开户、清结算、客户关系”的巨头,正把“资产入口”从加密原生平台手中拿回去。

DelaneyCapital 解读|当券商们盯上加密货币交易

1|为什么是现在:从“技术叙事”到“用户需求 + 合规通道”的共振

展开全文

Robinhood 的样板效应

Robinhood 没有高举 Web3 旗帜,只是把“点一下就能买”的交易体验延伸到 BTC/ETH,结果用户用脚投票——加密交易量在 2024 Q4 同比暴增 455%,带动交易收入飙升 733%;2025 Q1 加密收入仍达 2.52 亿美元。对于传统券商,这证明:需求已经在那里,门槛在体验与合规承载。

政策与产品栈成熟

● 美国现货 ETF、托管与审计等“合规积木”基本齐备,银行与券商的风控/会计口径有章可循。

● 渣打以 G-SIB(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身份落地机构现货交易,给同业树立“可操作样本”。

商业逻辑顺拐

● 券商有开户、法币渠道、跨品类资产聚合与理财分发能力,能把加密无缝嵌入既有投资组合与报表。

● 对流量平台而言,加密交易提升留存与 ARPU;对银行而言,新费用项与支付/清算新通道正在形成(JPM 与 Coinbase 的直连就是信号)。

2|正在发生什么:资产入口迁移与“价格发现”的重排

入口之争从“上币”转向“开户”

在传统金融语境里,谁掌握开户与资金通道,谁拥有分发权与定价权。当 Schwab、E*Trade、JPM 等把加密纳入“同一账户”时,入金与结算回流传统体系,加密原生平台丧失了对“第一触点”的垄断。

价格发现层的再分工

● 头部币种(BTC/ETH):更可能在“券商/银行—ETF—受监管做市”三角内形成主价格锚。

● 长尾资产:仍将主要依赖 CEX/DEX 做流动性孵化,随后再“上岸”接入合规通道。

● 做市深度:渣打面向机构的现货通道,叠加券商的客户盘,可能让主池深度更集中于受监管网络。

体验红利与费用压力

● 用户侧:一个账户看齐所有资产、统一报表、统一税务与抵押融资。

● 平台侧:手续费曲线被券商价格战“带下去”,费率中枢下移、衍生收入(利息、借贷、托管、做市返佣)更关键。

3|接下来 12–24 个月:三条可验证路径

路径 A:券商优先做“合规两大类”

● 先做 ETF/受监管现货(BTC/ETH),再逐步开放稳定币与“现金等价物”类产品;

● 通过“一账通(证券+加密)”导入存量客户,提升财富管理渗透率。

路径 B:银行把“法币→链上”打通

● 银行到钱包直连、积分/现金返还转加密、支付端试点(JPM 已示范)。

● 形成“支付-清算-投融资”三位一体的链上通道。

路径 C:CEX/DEX 与 TradFi 互通

● CEX 更像“上游孵化器”,把新资产做出深度后对接券商渠道;

● DEX 在做合规路由与可审计清算,承接做市与机构策略端;

● 价格发现的“主池”与“长尾池”分层共存。

4|Delaney Capital:我们的观察与行动建议

我们怎么看

1. 用户用脚投票:不是技术把用户带来,是“低摩擦账户 + 熟悉界面 + 合规报表”。Robinhood 的曲线已经证明这一点。

2. 入口回流传统体系:开户与清结算回到券商/银行手中,主流币的定价权将更受传统市场影响(托管、做市、报表体系)。

3. 原生平台的比较优势变化:长尾资产发现、创新型衍生品、跨链组合与 DeFi 收益策略,仍是加密原生的“前沿阵地”。

我们在看什么(可跟踪指标)

● 券商加密交易的 活跃账户与渗透率(Schwab、E*Trade 季报披露与对外口径);

● 银行到钱包直连与法币入口的覆盖面(JPM 等与头部平台的对接深度);

● 机构现货通道的 深度与对手盘(渣打交易台的量化口径/二级媒体跟踪)。

对产业伙伴/项目方的建议

● 对接券商/银行的 API 与合规组件:把合规 KYC、税务、会计报表做成“可插拔能力”,为资金“顺坡下滑”铺路。

● 两条产品线:一条为“合规大资产(BTC/ETH/稳定币/RWA-cash 类)”,一条为“创新长尾(GameFi、AI、社交、衍生)”,并设计“上岸路径”。

● 做数据而非口号:展示真实留存、真实交易对深度、真实收入分成,用“可审计指标”适配 TradFi 的尽调口味。

“谁掌握开户,谁就掌握流量与定价权。”

这一条金融铁律,今天正在加密行业重演。Robinhood的财报把需求坐实;Schwab、Morgan Stanley、JPM 与渣打把通道打通。接下来的一两年,资产入口迁移将与价格发现重排并行发生。对加密原生而言,焦虑不是解法——拥抱互通、做强上游、把长尾做深,才是新格局里的确定性。

参考信息:Robinhood 财报与披露、Schwab/MarketWatch 与官方文章、Bloomberg/Investopedia/Coindesk 对 Morgan Stanley-E*Trade 的报道、JPMorgan 官方新闻稿、Reuters/渣打官方声明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