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成外汇黑通道?13.3亿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曝光!

Connor 火币app下载 2025-10-07 5 0

事件详情: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

2025年9月5日,据莆田网报道,福建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在2025年上半年审理并宣判了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的犯罪案件。

被告人严某某、郑某某等人利用USDT(泰达币)搭建地下外汇交易网络,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招揽客户,以U币为媒介非法兑换人民币与外币,涉案银行账户流水超13.3亿元,非法外汇交易金额达2562万元。

该犯罪团伙在全国多地银行提取现金超过4.78亿元,并将资金购买USDT后转入上游犯罪钱包,为跨境犯罪资金洗白,从中赚差价。

最终,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严某某、郑某某等15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至3年不等。

🙋本文将为各位战友逐一解析虚拟货币“对敲”下的犯罪路径。

01何为“对敲”?

我国外汇管制严格,未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许可,在外币与本币之间进行资金兑换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外汇。

一些人因超出外汇额度,会寻找可提供换汇服务的机构进行兑换。在整个非法换汇链条中,主要涉及3大主体:换汇需求者、经营换汇业务者以及OTC业务提供者。

在这些非法换汇手法中,“对敲”是一种典型手段。“对敲”最初是证券领域的术语,用来描述交易双方事先约定交易时间、价格及方式,通过买卖证券或期货影响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从而操纵市场的非法行为。

👉在外汇领域,“外汇对敲”则是一种变相的非法买卖外汇行为。

行为人在境内收取客户以人民币支付的资金,同时将等额外汇存入客户指定的境外账户,两笔资金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完成单向循环,但全程不发生直接的汇兑交易。这种方式将原本应处于监管之下的外汇交易拆分为两段独立操作,以规避监管。

传统的对敲方式主要依靠地下钱庄、注册空壳公司、虚假贸易、境内商户POS机刷卡等完成资金非法流动:

虚拟货币成外汇黑通道?13.3亿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曝光!

*图片内容源于网络

展开全文

随着监管和技术手段不断强化,不法分子逐渐利用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去中心化以及无国界特性,实现跨境资产转移。

在这一链条中,对敲通常表现为:境外先用美元购买USDT,再通过区块链转入境内账户,最后由境内账户出售USDT获得人民币。这种方式不仅规避了传统外汇渠道的额度限制,也充分利用了虚拟货币的稳定币特性实现资金流动。

💡注:USDT是全球首个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其币值基本与美元等值,因此成为跨境资金转移中常用的虚拟货币媒介。

02虚拟货币“对敲”犯罪路径剖析:以虚拟币为媒介,“搭桥”完成换汇

在本案中,严某某等人搭建的地下外汇交易网络,核心手段就是利用USDT作为资金兑换的媒介。

🔎具体运作方式: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寻找和招揽客户,在境内收取人民币,再通过虚拟币渠道转移资金,在境外完成等值外币的兑付。

表面上只是“虚拟币转账”,实质上则是绕过国家外汇管理制度的跨境“对敲”换汇。

虚拟货币成外汇黑通道?13.3亿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曝光!

*图源于网络

这种模式相比传统“对敲”有3个显著特点:

🔸隐蔽性更强:交易表现在链上只是虚拟币地址之间的划转,难以直接对应到现实身份和资金来源。

🔸效率更高:虚拟币跨境流转几乎实时完成,不需要复杂的银行清算流程,大幅降低了资金周转时间。

🔸成本更低:省去了现金携带和多层账户走账的环节,依靠币价差即可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币“搭桥”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近年来跨境资金非法流动的高发手段。一旦形成固定的客户网络,换汇活动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具体来看,以虚拟货币为媒介的跨境换汇通常通过地下钱庄、注册空壳公司、虚假贸易,以及非法移机境外的境内商户POS机刷卡等方式完成资金非法汇兑。

以地下钱庄、注册空壳公司、OTC商家买卖USDT为例👇

(1)地下钱庄

在跨境非法换汇中,地下钱庄(又称“地下银行”)通过控制境内账户收付人民币后,利用USDT将资金转入境外指定钱包,实现境内外资金独立循环。虚拟货币在此发挥桥梁作用,使资金流转隐蔽,同时通过境内外资金池完成“对敲”,为犯罪团伙获利。

⭐相关案件:2025年,长春经侦破获“9·20”特大地下钱庄案,打掉团伙4个,涉案金额超150亿元。

调查显示,该团伙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联系换汇买卖双方,在境内账户收付人民币后,立即购买等值虚拟货币转入境外钱包,境外账户收付美元,形成境内外资金独立循环,并通过资金池“对敲”获利。

(2)注册空壳公司

注册空壳公司在虚拟货币换汇中通常用于为不特定客户提供海外稳定币兑换服务,通过操作公司账户实现资金跨境转移并获取收益。这类操作表面上是企业间交易,但实质上是通过公司账户掩盖资金来源与流向。

⭐相关案件:2025年7月16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今年3月宣判的虚拟货币非法换汇案。

案件显示,杨某、徐某等人通过操作国内空壳公司账户,为不特定客户海外账户提供稳定币,进而实现资金的跨境转账获取收益,三年来参与非法买卖外汇的金额高达65亿元。

(3)OTC商家买卖USDT

OTC商家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中从事虚拟货币与法币兑换的中介机构或个人。

他们以USDT为媒介完成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通过OTC商家,境内资金可以迅速兑换成USDT并转入境外,实现跨境资金流动。

⭐相关案件: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涉虚拟货币非法经营的案件作出了终审裁定。

该案中,被告人何某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大量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兑换交易,其不仅将自有资金投入这场非法兑换业务,还从他人那里接收大量用于兑换业务的资金,总额高达6.09亿元,被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03虚拟货币跨境“对敲”案件侦办难点

从执法角度看,虚拟币“对敲”带来两个问题:资金跑到链上,不经过银行,传统可疑交易报告抓不到;转账匿名又快,几分钟就能完成,资金踪迹容易消失。

USDT等币去中心化、伪匿名、跨境快速转账,让不法分子能迅速分散和混淆资金流向,增加侦查难度。

不过,由于USDT在公链上公开流通,一旦和交易所KYC、社交、设备指纹等链下数据关联,身份仍有机会被还原,为侦办提供了技术可能。

👉因此,执法机关在侦查此类案件时应重点关注资金流动的多层路径与异常交易特征,利用区块链分析技术,如天机云链——库珀恒安自主研发的虚拟币犯罪智能研判分析平台开展追踪,识别资金来源、去向及相关账户结构。

天机云链在资金溯源追踪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具有以下关键功能:

(1)地址关联分析:即使资金通过多个钱包地址转移,追踪技术仍能揭示出这些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锁定犯罪资金流向。

(2)多链数据覆盖:可查看同一钱包地址在多条链上的资产分布情况,为案件提供全流程线索挖掘与追踪支撑。

(3)资金流向可视化:利用图谱分析技术,将资金流动可视化,帮助侦查人员快速识别交易异常和隐藏的犯罪行为。

虚拟货币成外汇黑通道?13.3亿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曝光!

💡同时,我们的专家团队还会配合进行案件分析、优质线索分析、关键证据获取、涉案人员和财务依法扣押等系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虚拟货币成外汇黑通道?13.3亿虚拟货币非法外汇交易案曝光!

如需进一步了解天机云链在案件研判中的实战能力,欢迎联系我们获取支持;您在相关案件侦办中,有任何产品、技术、研判分析需求,也欢迎直接联系我们。

评论